本文约2001字,需3分钟阅读(全文浏览)
从2010年成立到今天,小米公司不过四年的历史,真正做手机才三年时间,其销量从0迅速增到了2013年底的1870万,今年的目标最初是4000万,现在已经调整为6000万,这个目标虽然还不能把小米送上国产第一的宝座,但是以一个新创业公司来说,其成长速度已经非常恐怖。即便如此,在手机之外小米公司还有必要开辟新的蓝海市场——那就是平板电脑。
小米做平板的说法去年这时候就传开了,但小米真正发布小米平板——MiPad是在今年5月份。小米平板延续了小米一贯的风格:高配置、高性价比,而为MiPad提供动力的则是老朋友NVIDIA,MiPad使用的正是NVIDIA公司今年1月份发布的Tegra
K1四核处理器。
Tegra K1处理器有2个版本,四核32位和双核64位
NVIDIA当时发布了两个版本的Tegra
K1,四核版使用的是Cortex-A15架构,这是32位处理器,而双核版使用的是NVIDIA自己开发的丹佛核心,是64位ARMv8体系的,首先上市的是四核32位的,小米平板选择的就是这款处理器。
笔者之前在《NVIDIA的雄“芯”壮志,Tegra
K1架构深度解析》一文详解分析了NVIDIA的Tegra K1处理器,其CPU使用的是改进版四核Cortex-A15核心,最高频率2.3GHz,TSMC
28nm HPM工艺制造,在改良版核心及更先进的制程工艺的辅助下,Tegra
K1的功效比有了明显改进,同样的功耗下性能提升40%,而同样的性能下功耗降低了45%。
对NVIDIA来说,Tegra K1的CPU架构改进并不是最重要的,最大的看点来自GPU——Tegra K1首次使用了桌面级显卡的Kepler架构,拥有192个CUDA核心,不仅支持OpenGL
ES这样的移动GPU规范,还一举将GPU规范提升到主流GeForce显卡水平的OpenGL 4.4、DX12(当初说的是DX11,不过Tegra K1的Kepler架构也确认支持DX12了)级别,支持曲面细分、计算着色器等等高级3D渲染技术,支持ASTC纹理压缩技术,而Kepler架构的GPU通用计算性能也相当强劲,这一点也不在话下。
通过几款高端SoC处理器的规格对比,笔者相信Tegra K1的理论性能会无比强大,特别是在GPU上,但是此前并没有可供测试的Tegra
K1设备,5月份NVIDIA的演示会倒是见到了小米平板实物,不过NVIDIA手中的是内部测试的工程版,系统还是原生的,并不能代表小米平板上市时的性能。
这个月底,我们也拿到了小米米板,初步印象很不错,后续的详细评测还在进行中,不过笔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还是Tegra
K1的性能,所以今天我们先来探探Tegra K1在2048x1536分辨率的小米平板上表现如何,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