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若您熟悉來源語言和主題,請協助參考外語維基百科擴充條目。請勿直接提交機械翻譯,也不要翻譯不可靠、低品質內容。依版權協議,譯文需在編輯摘要註明來源,或於討論頁頂部標記{{Translated page}}標籤。
淚之谷戰役贖罪日戰爭的一部分的一部分戈蘭高地戰役示意圖。日期1973年10月6~9日地點戈蘭高地結果
以色列勝利參戰方
以色列
敘利亞指揮官與領導者
Avigdor Ben-Gal
Omar Abrash †兵力
一個裝甲旅(約100輛坦克)
一個步兵師(約500輛坦克與各類載具)傷亡與損失
60-80輛肖特坦克與各類載具
超過五百輛載具(260–300輛為T-55與T-62坦克)
閱論編贖罪日戰爭
敍利亞戰線
第一次黑門山(英語:First Battle of Mount Hermon)
淚之谷
模特兒5號行動(英語:Operation Model 5)
第一次拉塔基亞(英語:Battle of Latakia)
第二次黑門山(英語:Second Battle of Mount Hermon)
第二次拉塔基亞(英語:Second Battle of Latakia)
空襲敍利亞參謀本部(英語:1973 Syrian General Staff Headquarters raid)
凱通埃特行動(英語:Operation Gown)
空襲馬茲扎赫機場(英語:1973 raid on al-Mazzah Airport)
第三次黑門山(英語:Third Battle of Mount Hermon)
埃及戰線
巴德爾行動(英語:Operation Badr (1973))
布達佩斯堡(英語:Battles of Fort Budapest)
拉赫特贊伊特堡(英語:Battle of Fort Lahtzanit)
烏菲拉(英語:Ofira Air Battle)
魯馬尼(英語:Romani ambush)
馬爾薩塔拉馬特(英語:Battle of Marsa Talamat)
爭吵行動(英語:Operation Tagar)
巴勒提姆(英語:Battle of Baltim)
西奈半島(英語:Battle of the Sinai (1973))
曼蘇拉(英語:Air battle of Mansoura)
阿比雷-哈萊夫行動(英語:Operation Abirey-Halev)
中國農場
突襲埃及導彈基地(英語:1973 raid on Egyptian missile bases)
伏撃埃軍第25旅(英語:Egyptian 25th Brigade ambush)
伊斯梅利亞(英語:Battle of Ismailia)
飛毛腿導彈襲撃(英語:October 22 Scud missile attack)
蘇伊士(英語:Battle of Suez)
國際戰線
五分錢救援行動
淚之谷戰役(希伯來語: עֵמֶק הַבָּכָא,Emek HaBakha)是1973年贖罪日戰爭中一場發生在戈蘭高地的戰役的名稱,稱為淚之谷戰役,戰鬥發生在10月6日與9日之間。儘管阿拉伯聯軍人數遠遠超過以色列軍隊,但以色列成功堅守陣地,直到敘利亞在第四天撤退為止。當時,以色列軍隊的陣線已經處在崩潰邊緣。
淚之谷戰役
背景[編輯]
在贖罪日前夕(即10月5日),以色列第7旅奉命將一個營調到戈蘭高地,以加強由伊扎克·本·肖漢姆指揮的巴拉克裝甲旅。第7旅旅長阿維格多·本加爾(英語:Avigdor Ben-Gal)認為贖罪日當天會有戰鬥爆發。他命令他的砲兵部隊勘察該地區並準備射表。他與他的營級指揮官進行了一次會議,討論以色列北方司令部先前實施的作戰計劃的要點。在未通知他的上級指揮官的情況下,阿維格多·本加爾(英語:Avigdor Ben-Gal)帶他們參觀了前線。在10月6日贖罪日中午12點時,該旅已集中在納法赫地區。[1] 納法赫是一個位在石油公路(英語:Petroleum Road)連接處的重要軍事基地,該公路斜穿過戈蘭高地北部,並連接跨越約旦河的Bnot Yaakov大橋(英語:Bnot Yaakov Bridge)的91號高速公路(英語:Highway 91 (Golan Heights and Israel))。該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跨過此橋即可通往北以色列。
參考資料[編輯]
^ Herzog (1975), p.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