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乔迁新居,请我们去他家吃饭,看看他新房子。我就花 2800 元买了套 4 条屏的水墨国画送他,他开心得不得了。”
这是艺术品电商“掌拍艺术” 联合创始人戴杰在外面经常讲的一个故事,在他看来,“艺术品交易的投资性需求应该回归到对美本身的欣赏”,艺术品的消费者也应该下沉到普通中产阶级。
“掌拍艺术”目前经营的品类有珠宝玉石、近当代画作、木雕等。因为古玩类商品需要检验真假的繁琐服务,他们暂时回避了这一品类。平台上商品交易的均价在 3000 元左右。据戴杰提供的数据,目前“掌拍艺术”平台上有 100 多万的 SKU,每月成交 1000 单左右,流水在 300 万上下。目前平台上商品成交额主要在 1000 - 20000元之间,成交商品最高价格在 10 万左右。平台上消费人群平均年龄在 35 岁左右,“从地址显示的信息来看,客户主要是企事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
之前 36 氪曾报道过 艺典中国、HiHey、金贝艺融、艺术猫等艺术品电商,其实大家的愿望都跟“掌拍艺术”的相似,但一个不可忽略的现实是,在新一代互联网用户眼里,“艺术品”三个字就自带了“贵”、“真假难辨”的附属标签。
“掌拍艺术”采取的措施是“上升”和“下沉”。目前平台上主要的货物来源是线下珠宝、玉石市场的商户们。“上升”是指平台将会跟一些大型的拍卖行进行合作,免费为这些拍卖行提供在线拍卖管家的服务,让平台无形中获得拍卖行的背书。“下沉”则是指到八大美术院校签约一些青年艺术家,把这些性价比高的画作搬到平台上。“以后我们可能会打电话给买家,那谁谁谁的画现在翻几倍了。”
“掌拍艺术”创始团队中,CEO 付雪飞曾创立和田玉电商御府工坊;COO 吕守林曾任千团网 CEO 和爱旅行 COO;CFO 戴杰在融资、法务等方面有很多经验。另外,最近他们在北京新建了一个研发部门,负责人是银泰网前 CTO 李莹慧,也是“红孩子”最早的技术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