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弘德,祖籍中国浙江,生于中国台湾省台中市。5岁时移民巴西,毕业于巴西圣保罗大学会计学专业,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中国香港理工大学理学硕士。1995年毕业后回台湾学汉语。2002年起在杭州创建贝尔美语机构。2008年被推举为杭州市海外留学归国人士创业发展促进会首任常务执行会长。

我曾经是留学生,也是“海归”;但与一般的留学生、海归相比,还是有些特殊。我的父母亲祖籍是浙江的,而我出生在台湾,而后又在六岁不到的时候全家移民到巴西。我从小就是在巴西长大,母语不是汉语也不是英语,而是葡萄牙语;我跟兄弟姐妹之间交流都是用葡萄牙语的;英语则是中国的学生一样,也是后来学的。大学毕业后我去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念研究生;而我的中文则是1995年研究生毕业后回台湾学的,之前只有跟爸爸妈妈交流时会用一些简单的汉语。
我在巴西时,念书一直是很轻松的,高中是巴西最好的高中,到圣保罗大学也基本不用怎么辛苦,因为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学得很好。那年只有两个人从巴西考到麻省理工学院,去哈佛、斯坦福的人数也差不多,所以到了麻省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会念书的人。之前我是从来没有周五、周末的时候在家里温习功课的习惯,但在麻省就根本行不通了;因为你不温习是跟不上同学的,那些人真的是太厉害了。那个时候我们除了完成每天的作业之外,还要看书和资料,我每天一般都要看100到150页左右的功课。那时候我真的很羡慕那些美国人,他们好像都不用读书的,天天那样玩,然后只要看一下就好。对于我来讲,从小在巴西长大,母语不是英语,所以在麻省念书还是有点语言障碍的,你在那里不是只跟一个学校的学生比,而是在跟全世界优秀的人都在比,压力是很大。
但是不得不说,在麻省,研究生学习的氛围真的是太棒了。我读的是MBA,MBA有规定入学者必须是本科毕业还要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所以我的同学每个人都有工作经验,大家去上课不是为了背书而去上课,而是拿出自己的案例围在一起讨论、交流不同的思维方式,比如你提出一些实际工作经验中碰到的问题,和大家讨论各自的解决方式,比如你从泰国来,泰国人会用什么方法去思考和解决;你从中国来,中国人会用什么方法……这种交流很棒。所以很难让我具体说我在麻省理工学到什么东西,做了什么事情,对我来说这些所谓的“知识”在我脑海里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但麻省理工教你的东西是做事情的方法,比如怎么样去看一个市场,怎么去做市场分析,对一个东西存在的正反两面效应,你要怎么去把握和做出判断。
我那时候本来还想用一年半的时间把两年研究生的课修完,其实我拼命念书的话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我觉得那样太辛苦,没有必要。所以最后一年我就当老师助教,比较轻松,只修两三门课,其他时间就空下来享受那边的生活。因为基本上第一年的时间我连周末两天全都在读书,一个礼拜只有周五晚上打排球,除了读书没有其他事情做,也不可能去哪里玩,只能做运动,偶尔跟同学约好去跳舞,流流汗。我是个会玩的人,我觉得该上班的时候该上班,该玩的时候该玩,除了跳伞、蹦极、开飞机,基本上都学会了。一起玩出来的就是同学之间的感情,这是读书期间最美好的回忆。
麻省人也蛮好玩的,麻省有一个秘密社团,每年都会创造一件轰动全校的滑稽事情,轰动程度就像浙大人有一天把毛主席像给偷了,而且这些事情每一年在麻省理工的校史里都有明确记载。比如在麻省的校园里面有一条河,到冬天就变成冰河,有一年,他们把整整一个寝室全部搬到河中央。有一年,他们把一辆警车弄到学校的一个屋顶上面,而且那个警车的警灯还在不停闪,据说里面还有人穿上警服扮警察坐在里面端着一杯咖啡,没有人知道是怎么弄上去的,但就是有这么一群秘密的人每年都悄无声息地做这些事情。
前面说过念麻省MBA需要有工作经验,但我是本科毕业直接读的,因为我的工作经验很早就已经积累起来。虽然我们家条件不错,但兄弟姐妹基本上没请佣人来照顾;妈妈去上班,我们也跟着去,妈妈处理事务什么,我们从小就在旁边看着。爸妈有什么事情回家商量,我们就在旁边听,他们也常常问我们的看法是什么。国外的教育就是这样,哪怕你是一个小孩,也会尊重你的看法和意见,因为每一个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小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父母会帮他分析说得对还是不对,他也可以自己分析,这也是慢慢积累的过程,教他判断分析的能力。年纪大些,我们上完课没事就得去工厂打工,给你一个职位,硬性要求上班,做怎样的商务判断,也都要自己去恰谈。最深刻的是我父亲跟我们说,今天要你们来上班不是说因为我们缺这个人,而是慢慢地让你去见识、学习怎么样做事情。我父亲最伟大的一点是他说哪怕今天你做了一个错误决定,那也没关系就当是为你付学费。十八九岁还在读大学期间,我做过笔记本电脑生意;1995年从麻省理工研究生毕业后,跟随父母迁回台湾,边玩边学中文一年,又做了两年的业务;1998年到2001年我回到巴西做通讯生意。
2002年,我们最亲爱的父亲离开了我们,弥留之际,他希望我们能够回到中国创业,特别是他的故乡浙江,希望我们在这边可以做点对浙江对杭州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我父亲有这个念头,加上我自己之前尝试做过那么多事情之后,想法慢慢过渡到我希望我做一个行业,只要我肯花功夫,就自然会有人用我的产品、用我的服务,因为我其实很不喜欢去应酬、去拉业务这些,可以做,但是不喜欢,所以我就回国办了现在这个教育的事情。
父亲跟我们说过,“世界上的钱你一个人是赚不完的,但是社会给你什么东西你总是要回馈给社会的”,也就是说你有这个能力,不能整天在家里睡睡觉白白浪费,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能为这个社会做一些贡献。想一想,你走的那一天,你有没有留给下一代什么东西;另外,你也有后代,你肯定不希望有一天从他们口中听到说“爸爸干嘛的”,“爸爸天天吃喝玩乐的”,所以我说我们也要做一种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