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住下城区朝晖四区的陆大姐和王阿姨已经是第三年开始为居民施粥了,早早在腊八临近的前一周,她们和几个小姐妹就开始筹备,三只煤饼炉,五只钢精锅是向附近的小吃店借的。地点就在朝晖街道老房地社区40幢西侧的休闲棚。短短一个多小时,就发出了一百多碗粥。
王阿姨今年80多岁,是社区的侨眷,儿子在新西兰工作,她和老伴闲来无事,就和邻居一起凑份子搭建了便于居民休闲棚,并且每年和邻居一起准备腊八粥。
“腊八粥的内容很丰富,芝麻、枸杞、金橘片、米仁、红豆、糯米、红枣……十多个品种,从购买到挑选,都是精心挑选的食,她们几个人每年都在烧的” 附近进出的大伯大妈们说。
“有的东西不是马上就能蒸出来了,都要提前几天烧”, 除了陆阿姨和王阿姨是主力外,食材还来自附近的其他居民们,比如附近的大伯送来了糯米,隔壁的隔壁送来了枸杞,参与现场熬粥的还有陈大姐、韩大姐,从今天中午,腊八粥熬成后,陆大姐就招呼过往的邻居乡亲们一起品尝,除了现场请人品尝外,对身体不方便的老邻居,还亲自送上门。87岁的余大伯家,老伴卧病在床,陆大姐端着热气腾腾的粥上门,“过新年了,给你们送点吉利的粥”朴实的话语,在冬天里洋溢着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