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侨联概况 政策法规 政务动态 基本职能 创业创新 侨苑文化 四大创建 区县侨联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普法宣传
浅谈企业专利战略中的误区
作者:    来源:裕阳知识产权    日期:2013-02-16
  国家“十二五”规划序幕的拉开,为海内外广大侨商企业提供了参与祖国发展建设的新机遇。很多侨商企业是创新型、技术型企业,希望通过专利战略,打开市场,占领市场,最终取得市场竞争的有力地位。据此,杭州市海外留学归国人士创业发展促进会常委理事、浙江裕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晅旸提醒侨商企业,在专利战略部署过程中应避免以下几种行为认识误区:
  误区一:自主研发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尽管一个企业在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时候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如果并未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法律的确认,实际上第一个自主研发出来的并不意味着就拥有了该项技术的所有权。
    我国专利法实行“先申请制”,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的发明创造谁先申请,专利就授予谁。专利就是一种垄断权,企业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如果不申请专利,就得不到法律确认和保护。因此,研发者如不及时申请,而被他人抢先申请并被授予专利权,研发者就无法追究他人的法律责任。
  误区二:申请“技术秘密”不用公开,岂不更安全?
    很多企业认为申请“技术秘密”既不需要公开,又属于知识产权范畴,岂不比申请专利更安全?因此将高新技术成果转让认定项目,都采用“技术秘密”手段保护技术创新成果。
  殊不知技术秘密也很难保密。另外“技术秘密”不能对抗专利,一旦他人研制出相同的技术并申请专利,技术秘密也就无知识产权可言,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市场上都会陷于被动。
  误区三:申请专利的时间不准确、不及时
    专利申请的基础不是已经在市场上存在的产品,也不一定是已经成型的产品。只要有了切实可行的想法,就可以着手申请专利。
    产品规模生产后再申请专利,由于其中的时间差问题,会导致的后果是:该技术的专利已有捷足先登者;即使你侥幸获得授权,专利也处在不稳定状态之中。此时如果发现有人侵权并提起诉讼,侵权人则会以专利申请之日技术已经被公开为由进行抗辩。
    有的企业在产品的后期开发中,有了新改进却不再申请专利,这种错误的后果不异于未申请专利。因为当他人对该产品有了改进并申请了专利,反过来就限制了原专利权人产品的更新换代,这就会导致原专利权人不经意间反而变成了侵权人。此时,原专利权人就丧失了自己的知识产权。
  误区四:专利申请后没有及时交纳年费,致使专利失效,无法制止他人仿冒。
  误区五:对专利缺乏有效的管理
    有些企业申请了很多专利,但无专人管理。专利文件之间有的互相冲突,有的已无市场价值还在交纳年费。有点专利权已经遭受侵犯但企业管理者对专利特征不了解,不能及时提起诉讼。有的则是专利撰写的申请质量差,不能起到应该有的保护作用。
  误区六:专利申请缺乏长远规划
    虽然目前更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专利申请,但对专利申请缺乏战略性的规划。有计划地实施专利战略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首先,可以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一些企业毫无目的的申请大量专利,结果导致授权率低,并产生大量的垃圾专利,浪费时间和精力。其次,可以突破国外企业的专利包围。一个企业应该对自己行业内的基本专利状况及外围专利状况有十分明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技术突破口,排除他人专利障碍,确立自己的专利优势,从而赢得市场竞争。
    综上所述,企业只要把握好时机对自主知识产权积极进行专利战略部署,后期能对自己相关专利进行持续有效追踪评估,及时了解和关注竞争对手的技术发展状态及专利部署状况,就一定能够在知识产权战役中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利益。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0 www.jiaohengamc.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案10203705号
版权所有:亚洲体育365 技术支持:华数网通信息港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文三西路326号金都新城25幢
电话:0571-87214209 传真:0571-87214209 邮编:310012